其他

香港传统跌打医馆“烟火气”十足,港府将“蓝屋”打造成以医疗为主题的景点!

2017-07-23 杏林跌打武馆 医馆界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如何让更多的港人了解并认识传统医馆的文化和作用,或许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这一点上,港府实际并没有裹足不前。早在2006年香港房屋协会宣布与市区重建局合作展开蓝屋群活化保育项目,成为政府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计划的重要项目,当局斥资10亿元港币资助参与修复的机构,将蓝屋打造成首个“留屋又留人”的保育试点,同时也开辟成了香港少有的以医疗为主题的景点。



■ 来源丨杏林跌打武馆


跌打、正骨香港传统跌打医馆烟火气十足?

▲跌打师傅看诊


26岁的港人黄小姐前几天不小心扭伤了右手腕,原本想去跌打医馆看病的她才突然意识到,“除了蓝屋,如今还真不知道香港哪里还有这样的传统跌打医馆了。”


黄小姐口中的蓝屋位于香港湾仔,是香港颇有名气的历史建筑之一,在香港几乎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蓝屋成为湾仔区的传奇,不仅因它鲜明的色调在湾仔旧区异常突出,还因72号地铺有间“洪拳林镇显跌打医馆”———它是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后人开设的。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香港传统的跌打医馆多为世代相传,但由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跌打”的认识极为欠缺,医馆的经营多陷入窘境。而港府的作为又让这一传统医药有了继续推进的可能。


比如将蓝屋打造香港少有的以医疗为主题的景点,并以此为契机推广这一极具烟火气息的老香港文化。


▲蓝屋“洪拳林镇显跌打医馆”,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后人开设的跌打医馆


中医药这些年在内地饱受争议,而在西医占绝对主流地位的香港,中医药生存空间则更为狭小,虽然港府近年来都大力推广和支持,但当中最为传统的跌打医馆也已难寻踪影。


湾仔是香港最早发展之地,新旧中西建筑不停交替,12月份的香港,凉意十足,顺着湾仔地铁站A3出口,穿过烟火气息十足的全港最为出名的露天集市太原玩具街,便来到了著名的皇后大道,色彩艳丽的“橙屋”、“黄屋”、“绿屋”也尽在眼前了。


在这群五颜六色的老建筑中,位于港岛石水渠街的“蓝屋”最为引人注目。这座1920年兴建的四层建筑,它楼如其名,通体蓝色,楼梯间的墙壁、单位内的窗户均由木材制造,露台部分则采用钢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数有露台建筑的唐楼。


而大名鼎鼎的“洪拳林镇显跌打医馆”则在蓝屋的街角处,作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和香港现存最古旧的唐楼,港府发展局数年前就已将蓝屋活化,除保留饱经风霜的外墙外,港府也强调注重维持旧区原有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医馆今天仍挂着老式招牌,也依然由林家后人经营,从那斑驳的医馆门面我们仍可以清楚看到岁月洗刷过的痕迹。


一位居住在蓝屋附近的老街坊黄婆婆跟记者说起了蓝屋颜色来历———70年代时港英政府为了省钱,便用了当年粉刷水务署剩下的一批蓝漆来刷这栋楼,“街坊当时都觉得难看,像差馆(警署)一样。”但世事难料,如今,正是这“难看”的颜色,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来关注它。



如果蓝色代表忧郁与自由,自湾仔石水渠街72至74号相连的几座唐楼被政府漆上蓝色之后,宿命便来了!


住户由争取重建再到争取保留,最后坚持下来的只余8户,和一路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圣雅各布福群会(简称圣雅各布)。其实,坚守蓝屋的岂止他们,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后人在街角开设的洪拳林镇显跌打医馆,一守便守了80年。


追溯历史,这里早在1886年前实为华佗医院,当医院于1886年关闭后,该楼宇便被用作供奉“神医华佗”的庙宇。在港府1872年的差饷征收册中将其列为“华陀医院”,亦名为“湾仔街坊医院”。据了解,这可能是香港湾仔第一间为当地居民提供中医服务的医院,直到1923重建后,蓝屋才被改作庙宇及住宅,而战后林家一直在蓝屋居住,且一住数十年。


1950年代,黄飞鸿徒弟林世荣侄儿林祖在此开设武馆,1960年代武馆再改为林氏孙辈林镇显的医馆。这里既是林祖师傅的武馆,也经营跌打医馆,后来由长子林镇辉接手,再交给弟弟林镇显,自林镇显过世后则由遗孀陆丽燕经营。虽然陆丽燕不懂功夫,只会跌打,但跌打医馆外仍挂着印有洪拳功夫班的木板牌。如今,医馆不仅医治跌打伤,还教拳术。


据港媒报道,在蓝屋对面大厦居住40年的港人秀屏,是林祖的旧街坊,早几年成了蓝屋活化后的导赏员,她说当年林祖晚上会在医馆教徒弟功夫,“他们练武时发出的喊声和舞狮时的锣鼓声很吵,但也很热闹。”


虽然如今林镇显已过世数十年,但蓝屋的医馆未有因此结束,仍然由林镇显的太太陆丽燕坚守。陆丽燕曾在蓝屋落实活化计划的三年前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不愿意高调说家事,但对于为何仍坚守跌打医馆时,她带笑回应,“老爷留下来的,无理由不理了!”


港跌打医馆多世代相传,收费200-800港币不等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香港大部分传统跌打医馆都以世代相传的模式存在。位于深水埗汝洲街的汤绍聪跌打医馆也在香港小有名气,主理的汤医师是爱国艺人关德兴师傅的入室弟子。据悉,关德兴乃是班中少林跌打真传,行医超过50年。


          ▲由于经营成本(中药)的上涨,医馆为保持经营﹐也在2011年5月调整了诊金,目前的小关节伤症280-330元港币,大关节伤症430-800元港币不等。


据香港有关跌打协会的不完全统计,香港目前跌打医馆的诊金费用趋于稳定,诊金费用大约都在200- 600元港币左右,通常费用包括了热熨中药包、手法治疗及外敷药物等项目。如需拔罐或针灸,会根据不同医馆和病情增加100-200港元左右的额外费用。


但据蓝屋的老街坊清姐称,由于蓝屋名声在外,因此收费也会比一般医馆贵些,“看一次病差不多500元(港币)吧。”


多做熟客生意,坚守80载的蓝屋暂停营业,一年半载后才恢复

坚守了蓝屋80多载的洪拳林镇显跌打医馆,也有着它的哀愁。12月20日,当南都记者再次到此寻访,医馆外面一切如旧,但里面却变成了杂货铺。杂货铺的老板娘清姐告诉记者,由于蓝屋近期要开始重修工程,因此医馆也在一个多月前就暂停营业,地方暂时给他们租用,估计至少也要一年半载后,医馆才会恢复营业。


在这里出生、嫁人,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清姐说,医馆专治跌打,兼疏经通络,平日生意不算多,也不多开门,做的都是旧街坊们的生意,“那些已经搬走的街坊哪里痛了,还是愿意坐上几站地铁到这里来看。”但凭借名气,林镇显跌打医馆始终比一般的医馆多一些新客会自己找上门。


清姐指着墙壁上说,之前医馆生锈的旧式铁闸后面,一眼便望得见林世荣遗照,正中对大门,“一代宗师”的字样镶在照片上方,旁边还有几把兵器。


时至今日,蓝屋虽然还未人去楼空,仍有几户人家不愿离去,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即便要踩着笔直而狭窄的木梯上下楼,去几百米开外的公共厕所、澡堂,也无怨无悔,但那萧瑟的气氛不免经常笼罩在这里。说起如今难寻踪影的香港传统医馆,清姐认为,“年轻人对传统医馆已经没有太多的了解,一有病痛就去医院看西医。”导致传统医馆新客源越来越少。


公众对跌打的认识欠缺,港府将蓝屋打造成以医疗为主题的景点

▲罗国威跌打医馆


在紧挨着蓝屋两条街旁边的汕头街街头 ,也有一家世代相传的传统医馆——罗国威跌打医馆。在十几平方米的店铺里罗振超师傅正在煎制用于热敷的中药膏。作为香港中医师公会副理事长的罗振超已经营这家医馆一辈子,这家医馆的名字则是由他父亲命名的,而作为第一代授男的他,今年也已65岁。


谈及香港传统医馆的发展,罗振超也倍感无奈,“公众意识缺乏是最大的原因,香港如今的年轻人从小就接触西医,很少年轻人会对传统跌打有信赖,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


事实上至今很多人对跌打医馆都有着误解,罗振超说,最传统的跌打医师最主要的是通过医师自己双手进行治疗,包括熨药疗法、药酒疏通、穴位推伤、正骨结合等,“针灸、拔罐这些都属于辅助治疗,并不是最为传统的跌打治疗。”说罢,正好医馆的电话响起,有患者正致电咨询医馆内是否有超声波理疗和电疗针灸可以做,罗医师在耐心地解答后告诉南都记者,这样的解释他每年都要做上好多次。


至于香港如今还有多少家传统的医馆,南都记者曾多次追问港府卫生署,但直至截稿前都没有得到答复。而据香港中医师公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香港深水埗和红磡以及上水等区的跌打医馆相对港岛来说更为集中。


罗振超告诉记者,香港跌打医馆的数目确实比较难统计,香港现在大部分的跌打医馆都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但随着香港商铺租金的高涨,加之公众对跌打的认知不足,使得传统医馆经营非常艰难,因此不少世代相传的医馆都选择做“楼上”,即在自住的房屋里,靠老街坊或老病患的介绍上门。


而他这间在汕头街经营了25年的医馆,由于位于港岛区,现在每月单租金就要3万多港币,他说,每天他都要接到二三十多单生意才能维持店铺的经营,而医馆一般都只有他一个人打理,维持生计确实很辛苦。


如何让更多的港人了解并认识传统医馆的文化和作用,或许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这一点上,港府实际并没有裹足不前。早在2006年香港房屋协会宣布与市区重建局合作展开蓝屋群活化保育项目,成为政府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计划的重要项目,当局斥资10亿元港币资助参与修复的机构,将蓝屋打造成首个“留屋又留人”的保育试点,同时也开辟成了香港少有的以医疗为主题的景点。


据港府早前发展局的预计,今年在完成复修工程后,今后每年将约有11.8万人次到蓝屋群参观,了解香港的传统医馆及极具烟火气息的老香港文化。


去蓝屋“香港故事馆”,从湾仔社区文化看香港

2007年,湾仔圣雅各布福群会在蓝屋地下的地铺开设“湾仔民间生活馆”,以“从民间出发·汇多元文化”为宗旨,展出旧时湾仔民间的生活用品,并透过多元及互动的方式,期望引起公众人士对地区文化保育的关注。由2012年3月开始,“湾仔民间生活馆”变身成为“香港故事馆”,关注的社区文化议题由湾仔社区拓宽至全香港。


据悉,“香港故事馆”是香港首个民间博物馆,每季均会举办主题展览,以展示湾仔的多元文化特色。曾举办的展览包括﹕“看戏、漫画、收音机”基层娱乐展,“云裳今昔”服装及制衣展等。由2007年1月于蓝屋地铺开幕至今,湾仔民间生活馆的展览一直深受居民、学校及公众人士欢迎,平均每月参观人次达2000人。


同时湾仔圣雅各布福群会还培训湾仔居民担当小区导赏员,带领学生及公众人士穿街过巷,了解不同面向的湾仔。曾举办的湾仔小区旅游团主题包括湾仔地区文化保育之旅、“街”市行程———街道故事游、“黑暝暝好鬼驚———灵异传说游等。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为杏林跌打医馆,编辑/木槿,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